微信彩票投注群来源:玺承教育 发布时间:2018-10-11
广州作为广东发展的先行地,来穗人员数量已超过户籍人口数量,呈现倒挂状态。他们既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也促使广州必须积极探索破解超大城市大规模外来人口服务管理难题。
广州人口结构
非户籍超户籍人口,80后、90后带来活力
截至5月31日,全市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967 。33万人,户籍人口911 .98万人,非户籍人口超过户籍人口。
伴随中国总体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大趋势,全国多地外来人口数量有减无增,但广州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这是广州的优势,也是发展的机遇。
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在广州生活得怎么样?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怎样才能把来穗人员的管理做得更科学?
截至2018年5月31日,广州市来穗人员信息系统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达967。33万人,其中办理了居住证的非户籍常住人口558。94万人,同期户籍人口911。98万人,来穗人员数量超过同期户籍人口。超过95%为16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主要从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
公共服务
教育和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最低
调查报告显示,来穗人员对广州市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程度较高
近九成来穗人员对广州基本公共服务持满意态度;回答“不满意”的仅为6。9%。
其中,对“教育服务”和“住房保障服务”感到最为满意的来穗人员较少,分别仅为15.8%和4.2%。
为什么唯独这两项如此之低?
答案就是:这两项都会因为户口而受到阻挠。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2017学年广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学生有62.83万人,其中42.57%在公办学校就读。
去年约3。9万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申请积分制入读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学位,最后安排约2。47万名随迁子女入读,占申请总人数63 。29%。
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无法入读公办学校或有学位补贴的民办学校,都在承受着“低工资、高学费”压力!!
广州医疗卫生服务
近七成外地人都未享受过亦或者不了解
广州社会治理 —— 公共事务
参与进来的少,社会组织作用比较弱
上面这些数据大家看完有何感想,又有多少外地人来到广州后感觉心酸?
或许没有广州户口的你,也正面临着这些心酸。
如果你正为入户广州烦恼,可以咨询我们哦~